工业4.0时代特征及大国战略
什么是工业4.0
2011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和执行总裁首次提出“工业4.0”这一词。2013年,德国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并于同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布了最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这份报告认为“工业4.0”的核心就是信息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报告指出,“工业4.0”会将智能技术和网络投入到工业应用中,从而进一步巩固德国作为生产地以及制造设备供应国和IT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国的领先地位。
工业4.0的核心特征
“工业4.0” 想实现的是通过物联网、信息通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把不同设备通过数据交互连接到一起,让工厂内部,甚至工厂之间都能成为一个整体,在自动化之上,形成制造的智能化。
工业4.0的主题—智能工厂
主要关注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未来,各个工厂将具备统一的机械、电器和通信标准。以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为基础,配备有感测器、无线和RFID通信技术的智能制造设备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监控。由此,智能工厂能够自行运转,且工厂间零件与机器可以相互交流。
「系统监管全方位」部份,由于智能制造的设备,必须具有感知能力,以传感器做链接,系统可进行识别、分析、推理、决策、以及控制功能;这类制造装备,可以说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
工业4.0的主题—智能生产
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与传统的制造相比,智能生产具有自组织和超柔性、自律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维护能力、人机一体化、虚拟实现等特征。
智能辅助系统可以把工人从单调、程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
工业4.0的关键-信息物理系统(CPS)
CPS中,计算和通信嵌入物理进程中,并与之深度交互,使得物理系统具有新的性能。
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简称CPS)作为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的统一体,是集成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的下一代智能系统。信息物理系统通过人机交互接口实现和物理进程的交互,使用网络化空间以远程的、可靠的、实时的、安全的、协作的方式操控一个物理实体。
信息物理系统包含了将来无处不在的环境感知、嵌入式计算、网络通信和网络控制等系统工程,使物理系统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作和自治功能。它注重计算资源与物理资源的紧密结合与协调,主要用于一些智能系统上如机器人,智能导航等。目前,信息物理系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
CPS是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深度融合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的可控可信可扩展的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它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来增加或扩展新的功能,以安全、可靠、高效和实时的方式检测或者控制一个物理实体。
综上所述,CPS是一种由嵌入式系统和网络组成,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紧密结合,具备自我感知、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下一代智能系统。
工业4.0时代各国战略
当“工业4.0”上升成为德国的民族战略、由总理默克尔亲自代言,并把这一概念迅速风靡全球时,中国工信部正在狠狠推动“中国制造2025”,总理李克强也担任起了“中国制造2025”的超级推销员,五次出访累计带回了近1400亿美元大单。与此同时,美国的科技业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准备随时一网打尽……
德国工业4.0战略
国家战略下合作探索“工业4.0”智能工厂
德国提出“工业4.0”这一概念本身带有国家的反思。德国称得上是一个高端制造的大国,制造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动力,使其在欧债危机中长期保持坚挺。但他们的制造业始终以产品为主。他们一直在反思,为什么自己的产品只有生产功能的价值,而没有服务的价值。为此通过互联、数字、智能化的融合、智能工厂的建设,可能是未来的方向。基于自身较强的制造设备工业,在国家战略下合作建设互联的智能工厂系统可能是重要的路径,使得德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
美国工业4.0的挑战
依托硅谷模式抢占软件技术优势,发展先进生产方式
美国的互联网以及ICT巨头与传统制造业领导厂商携手,GE、思科、IBM、英特尔等80多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正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工业互联网与成为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距离“工业4.0”还有多远?
中德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领》
2014年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德国期间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联合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领》,重点突出了双方在制造业就“工业4.0”计划的携手合作。双方将以中国担任2015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合作伙伴国为契机,推进两国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
借鉴了德国的工业4.0计划,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前初稿已经完成,在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试点工作,要在2025年对制造业完成升级转型。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用人成本的上升,我国的制造业亟需转型。
虽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工业4.0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相信就在不远的未来大家就会体验到工业4.0带来的便利!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构造及功能介绍